中国门窗网 - 门窗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导购 | 成功故事 | 企业动态 | 人物访谈 | 市场评析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综合新闻 | 促销资讯 | 工艺技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门窗发展简史 一览门窗风雨
M.biz | 商业搜索

门窗发展简史 一览门窗风雨

信息来源:menchuang.biz   时间: 2013-05-24  浏览次数:461

    从远古的天然岩洞走来--- 门窗发展简史
    建筑门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建筑门窗作为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明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的住所是天然岩洞。"上古穴居而野处",无数奇异深幽的洞穴为人类提供了最原始的家,洞穴口的草盖大约便是最早的门。
    进入奴隶社会后,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从而出现了具体定义的门窗。门的主要形式为版门,在商代铜器方禹中可以见到版门的记载。它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庙宇、住宅的大门,一般都是两扇。在汉代记载中强调皇帝王尊,九道壮丽的门才足以显其威:1、关门;2、远郊门;3、近郊门;4、城门;5、宫门;6、库门;7、雉门;8、应门;9、骆门。这种门的形式一直延续,在汉徐州画像石和北魏宁懋石室中都可见到,唐宋以后的资料更多。一般做建筑的外门与内部隔断,每间可用4、6、8扇,每扇宽与高之比在1:3至1:4左右。宋朝《营造法式》规定每扇门的宽与高之比为1:2,最小不得少于2:5.版门又分两种,一种是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与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穿带若干条,后在框的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高级的再加门钉和铺首。另一种是镜面版门,门扇不用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宋、金一般用4抹头,明、清则以5、6.抹头为常见。唐代花心常用直棂或方格,宋代又增加了柳条框、毯纹等,明、清的纹式更多。框格间可糊纸或薄纱,或嵌以磨平的贝壳。
    从代表地位的城门到看家护院的院门,再到现在作为空间的分割与出入的房门,门在建筑史上一直作为重点存在。
    由门发展出的窗,也同样经历了一段发展史。最早的直棂窗在汉墓和陶屋明器中就有,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逐渐被槛窗取代,但在民间建筑中仍有使用。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固定不能开启,因此功能和造型都受到限制。宋代起开关窗渐多,在类型和外观上都有很大发展。宋代大量使用格子窗,除方格之外还有球纹、古钱纹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宋代槛窗已适用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所以形式相仿,但只有格眼、腰花板和无障水板。支摘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于槛墙上,可分为二部,上部为支窗,下部为摘窗,两者面积相等。南方建筑因夏季需要较多通风,支窗面积较摘窗面积大一倍左右,窗格的纹样也很丰富。明、清时门窗式样基本承袭宋代做法,在清代中叶玻璃开始应用在门窗上。
    原始朴素的纸糊窗也同样充满生活的意趣,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就是静观月色映照在纸窗上的树影而挥洒出满纸的墨竹传世之作。看来门窗不只是在建筑中扮演重要角色,还是文人墨客与艺术家灵感的来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门窗网证实,仅供您参考